|
2016年高考临近,警方提醒高考前后警惕6种招生骗局2016年高考临近,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,有不少考生及家长向省招办网上答疑平台和咨询接待点反映,经常接到各种招生电话,捏造招生政策,虚构招生信息,非法招揽生源。这些招生诈骗电话,不仅骚扰了考生及家人的正常生活,而且考生及家人一旦上当受骗,将遭受巨大损失。 为让考生熟悉了解招生诈骗伎俩,防范招生诈骗,省招办结合网上新闻报道,对考生及家长反映的情况进行了梳理,目前,距离今年高考不足一个月时间,市公安局提醒,高考前后是各类招生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阶段,这6种招生诈骗手法值得学生家长警惕。 1、谎称与学校领导或招生人员有“特殊”关系行骗。 自称在高校或招生部门里有熟人,声称可从普通专业调至热门专业,专科分数可上本科院校等,以此骗取考生或家长的“人情费”、“公关费”、“茶水费”、“诚意金”。 2、混淆文凭教育形式行骗。 有意混淆网络教育、成人教育、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,待学生交钱入学后才发现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、专科。 3、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行骗。 不法分子自称著名高校招生办人员,诱骗学生及家长填报志愿,取得信任后又强调录取难度,需要做“疏通”工作,诱骗考生及家长缴交“疏通”费。 4、谎称“内部指标”行骗。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、私刻印章,设立虚假报名处和咨询电话,谎称手中握有某某高校的“内部指标”、“机动计划”、定向招生计划等,以此骗取家长交“定金”。 5、以定向招生、委培之名行骗。 不法分子向考生家长许诺可以降分录取,骗取“定向委托培训费”。 6、利用虚假网站行骗。 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设立虚假招生网站,声称可以代办入学,让考生取得正规学籍、文凭,以此实施诈骗。 |